“知道了我国,就知道了国际。”很难幻想,这句流利、规范的中文来自越洋电话那头一位巴基斯坦学者。从1976年到我国留学算起,扎法尔·乌丁·马哈茂德在我国日子将近50年,曾担任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经济参赞、驻上海总领事、中巴经济走廊特使以及巴基斯坦前总理特别助理,现任巴基斯坦“读懂我国”社会组织主席。既有政府工作经验,也有企业工作阅历,整个职业生涯都与我国有关,他立志要成为中巴经贸协作的桥梁。
“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很侥幸,我的第一站便是我国北京。”扎法尔来自巴基斯坦乡村,出国前甚至连巴基斯坦的大城市都没有去过。1976年他到我国留学的第一站便是到北京言语学院(现北京言语大学)学习汉语。
“教师们都鼓舞我,斗胆地说中文,不要惧怕犯错。讲得越多,学得越快。”其时,这位阳光勤勉的巴基斯坦学生还挑选与我国学生同住一间宿舍,不断操练中文。更让扎法尔浮光掠影的还有那年的新年,“教师约请咱们外国学生到家里做客,咱们一同包饺子、聚餐,教师还特别尊重咱们的日子习惯,这让咱们很温暖。”
扎法尔。1977年,扎法尔转入其时的广东中山医学院学习西医。课余时间,他还会自动参与社会活动,比方参与话剧团、戏剧团,广泛与社会进行触摸,“广东是改革开放的起点,从那时起,这儿发生了许多改变,老百姓享用到了优点。”
结业后,扎法尔还曾入职一家外国银行,担任我国区代表。从那时起,他开端在工作中不断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一起向我国企业引荐海外的开展机会。20年前,他就成功介绍了几家我国企业到巴基斯坦出资,树立了合资企业。
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遭到广泛重视。2014年至2017年,巴基斯坦政府录用扎法尔为中巴经济走廊特使,他便持续为中巴经贸协作充任枢纽。他说:“巴基斯坦对我国很友爱,但对我国的了解还不行深化,我期望树立途径,拓展咱们了解我国的途径。”
本年9月中旬,扎法尔伴随一家山东企业到巴基斯坦进行商务考察。这家企业此前在巴基斯坦出资建设了一座电厂,这次考察团前往伊斯兰堡、拉合尔和卡拉奇调研,方案与当地展开纺织范畴的商务协作。
跨过半个世纪,扎法尔的阅历简直都与我国有关,他关于我国人和我国文化也有较为深化的知道。“我国人到哪儿都是谈平和、开展,有些其他国家则是交兵、制裁。”几十年我国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也看到了我国人的优秀品质,“勤劳、谦善、尊重他人”。他还弥补道,在中文理念中,“国家”是国在前面,家在后面。国家好,家才会美好,“这是绝大部分我国人的一起知道”。
扎法尔在上海。扎法尔在我国的脚印包含北京、广州、香港、厦门、上海等许多当地,他直言“最喜欢的仍是北京”,“北京历史文化悠长,高等院校许多,也十分现代和时髦。能够说,在北京能够看到我国的曩昔、现在和未来。”
来历: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