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料吃瓜网

10年专注吃瓜

吃瓜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您的位置:首页>>吃瓜热门>>正文

吃瓜热门

“白菜价”“骨折价”引来扫货人 临期食物在青岛凭啥这样火

发布时间:2025-05-23 点此:587次

原标题:大品牌卖出白菜价 吃货开着豪车来扫货

震撼的“白菜价”“骨折价”引来扫货人 临期食品在青岛凭啥这样火的图像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郑成海 姜瑞胜

5月13日,在青岛市城阳区黑龙江中路邻近的一处“进口产品打折仓”,前来收购临期食物的市民和批发商川流不息。“临期食物假如不及时卖掉,就会变成过期食物,最终白白糟蹋。好在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改变,来咱们这儿扫货的顾客正越来越多!”说到4月29日施行的反食物糟蹋法,该库房负责人杨杰感触到了史无前例的机会。

事实上,近几年来,凭仗极具“杀伤力”的“白菜价”“骨折价”,临期食物正遭到越来越多的年青一代消费集体的追捧。受此带动,一个百亿级的新消费商场正在国内敏捷兴起。记者查询发现,在青岛,临期食物也日益遭到顾客的喜爱,相关商家纷繁“跑马圈地”。专家指出,在相关法令出台的大布景下,临期食物以让利出售的方法避免了食物糟蹋,未来有望构成愈加老练的产业链。

现场

临期食物超市里顾客排队付款

据介绍,临期食物是指接近保质期而仍在保质期内的食物。刚刚出台的反食物糟蹋法明确规定,超市、商场等食物运营者应当对其运营的食物加强日常检查,对接近保质期的食物分类管理,作特别标明或许会集陈设出售。

不过,记者造访了岛城多家商超,发现有的尽管设置了临期食物展现区,但陈设的产品并不算多。在李沧万达一超市,记者转了好几圈,也没有看到临期食物专区。最终,在出售人员的点拨下,记者才在一处过道边的几辆购物车旁找到了临期食物,不过数量并不多,主要是点心等产品,价格为三折左右。“这些还不够买吗?”一位出售人员说。

那么,商超里的临期食物去了哪?在行家的点拨下,记者在城阳找到了两家临期食物扣头仓。

5月12日,记者来到城阳区鑫山路上的一家临期食物扣头中心。这是一处货品堆积如山的进口产品库房,作业人员说,他们有一处专门用来出售临期食物的扣头店。记者进入这处扣头店,只见里边只需六七种食物。作业人员指着一款鳕鱼肠告知记者,这款产品保质期只剩下40天了。“剩下保质期越短就越廉价,上个月这包鳕鱼肠仍是16元一包,进入5月份,调成了12元一包。”作业人员介绍,这款产品在旗舰店能卖到49元,相当于打了2.5折。

“这一批保质期是到6月10日,也快过期了。”在扣头店里,作业人员指着一款西班牙进口750毫升装橄榄油说,这种产品在网上卖100多元,这儿现在只卖22元。店员告知记者,他们出售的临期食物大大都是自己库房剩下的,也有部分是从其他途径拿的货,“许多批发商来咱们这儿拿货回去搞团购,你假如要的货值在300元以上,市区咱们还能够送货。”

当天下午,记者在城阳区黑龙江路丹山邻近,找到了另一处临期食物扣头仓。只见一处不太显眼的大院里停满了前来“大收购”的私家车,川流不息的顾客拎着装得满满当当的购物袋走出来。走进这家用库房改建而成的超市,只见店里人头攒动,不断有顾客从外边走进来选购产品,收银台前则排起了长队。

优惠

“白菜价”“骨折价”引来扫货人

记者在黑龙江路丹山邻近的这家临期食物扣头仓的超市内看到,店内的食物琳琅满目。作业人员告知记者,他们这儿共有1100多平方米,现在出售的临期食物有1300多种,这儿是青岛最大的临期食物卖场。据店员介绍,店里许多产品的保质期在七八个月左右,也有3至6个月的。

啤酒、饮料、点心、方便面、牛奶……货架上的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除了食物,还有化妆品等。每一种产品旁都放着一个黄色的标牌,上面注明晰到期时刻和价格。

“王老吉10元3个”“点心任选三件10元”“米托鸥芒果汁250毫升10元3瓶”“石德乐啤酒每罐4元”“星巴克经典每瓶9.9元”“甘地草场脱脂牛奶8.2元”“酸辣粉每箱10元”……店内出售人员介绍,假如买得多,比方成箱购买,在这些价格的基础上还有必定的优惠。

“太合算了。”带着孩子前来购物的张女士指着一款进口饼干说,她就住在邻近,常常过来购物,一买便是一两百元的东西,“主要是买食物,自己和孩子都能够吃。我一般每周都会过来一次。”

记者注意到,来这儿购物的,大都是年青人。开车带着女友来购物的张先生告知记者,他出生于1998年,当天特意开车来“淘宝”。记者发现,他们每看到一款心仪的食物,就会用某购物App摄影扫码,现场和网上的产品比较价格。只见他们推着购物车来回扫货,不一瞬间就选购了满满一车。“买这么多,得吃多久才干吃完,莫非不怕过期?”面对疑问,张先生笑着说,“我和女友都是吃货,平常零食不离嘴,一周内肯定就能吃完。”

临期食物超市里的食物究竟能有多廉价呢?店员告知记者,他们会依据食物剩下保质期的长短,及时调整价格。同一种食物,剩下保质期越短就越廉价,有的产品乃至能够以商场价的一折出售。

记者注意到,网上72元6瓶的一款草莓低醇啤酒,这儿10元5瓶,价格只需网上价格的六分之一。记者拿起其间一瓶啤酒,发现这款啤酒的保质期是一年,出产日期为2020年6月,下个月就要过期了。另一款英国进口的替牌拉格啤酒,淘宝价格是11.8元一瓶,这儿只卖4.6元。从标签上看,这些啤酒6月份也要过期了。

这儿出售的一款乐卡莎牛奶巧克力,淘宝价格是14元,这儿标价11.4元。而这款巧克力的保质期是两年,到2022年9月14日过期,剩下保质期还有16个月。

震撼的“白菜价”“骨折价”引来扫货人 临期食品在青岛凭啥这样火的图片

保质期还有多久的食物算临期食物呢?店员说,这个并没有严厉的边界。一般来说,产品保质期过了一半今后,厂家就会急于处理了。当然也有一些产品因各种因素存在破例。

转型

曩昔只做批发现在兼营零售

36岁的杭州人杨杰是这家扣头超市的负责人,前几天刚刚从天津回来。此刻,他正在店里忙着检查货品摆放等状况,手机铃声不时响起,大都来电是期望洽谈加盟协作的,也有不少电商运营者爽性直接找上门来。从上一年底到现在,他基本上每天都是处于这样一个繁忙的状况。

商超为啥临期食物并不多?杨杰向记者道出了其间的“隐秘”。“实际上,许多出产厂家在将自己的产品送到商超之后,往往在保质期到一半时,就要开端准备下架更新产品,这时一般是以非常低的价格全体打包出售。”他说,这个价格一般都是低得惊人的“白菜价”,招引了一部分嗅觉活络的商家进入,由此也催生了一个巨大的“临期食物”商场,杨杰地点的企业便是较早进入者。

实际上,杨杰地点的公司进入青岛商场现已六年多。他称,开端公司从事的是批发事务,面对的是中心批发商,也便是B端商场。不过,让杨杰感到绝望的是,这一块事务在青岛商场展开的状况并不尽善尽美,比较该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成绩,青岛商场略微有点差劲。

他称,临期产品从各大超市调到库房后,他们会以极低的价格发给经销商,最终再出售给顾客,“一般咱们自己只赚很少的一点钱”。依照行规,经销商拿货之后考虑到自己的物流损耗等本钱,加价20%左右都是正常的。但他惊奇地发现,部分经销商从他这儿拿货今后,往往加价起伏惊人,有的乃至以高达300%的起伏加价出售,并没有真实让利给终端商场上的顾客。

“我曾看到有的商家从咱们这儿以3元的价格拿货,拿到台东那儿以15元的价格出售,只比超市正期产品的价格低那么一点点。”他有些不满地诉苦,“这么干就没意思了,没有价格优势,商场很简单被做死。”

为此,他们从上一年底开端进行了事务调整,不再只单纯做批发事务,开端自己直接介入零售事务。这段时刻以来,为了推行临期食物,他们也在不断借力视频等新媒体途径,最近还开通了微信小程序,网购超越必定的金额就能够包邮发货。

顾客

买临期食物也是一种节省

5月12日下午,正是放学时刻,几位家长接上孩子后顺路组团过来“抢购”。

“我尽管住在邻近,但仍是第一次到这儿来,是听他人引荐才过来的。”家长刘女士说。同行的另一位家长则非常熟练地从货架上拿了四盒单价1.5元的牛奶和一袋点心。“我是第2次来这儿,孩子比较喜爱喝这个品牌的牛奶,尽管是临期产品,但我感觉质量没问题。”

19岁的小杨和伙伴一同在货架前恋恋不舍,一瞬间看看这个,一瞬间又拿起那个,低价的价格,让她恨不能将喜爱的东西全买回去。她告知记者,自己是邻近一家工厂的员工,当天下午刚好歇息,就和舍友一同来购物。“我这是第2次来了。这儿的东西给我最大的形象便是廉价。”她称,自己来这儿买的满是各种零食。

在收银台前,等候结账的顾客几乎是人手一辆购物车,车子里装得满满的,由于购买的顾客太多,排起了长队。

“这些产品尽管还有几个月到期,但都是在正常保质期内,与其他大型超市里的产品没啥差异,而价格上要廉价了许多,咱们几个人常常来这儿收购。”正在收银台前排队结账的王女士告知记者,她对临期食物也有所了解,“临期不是过期,我看这儿的许多食物间隔过期还有很长的时刻,并且今日买的这些都是日常食物,买回去之后还没到期就会吃完。”

市民周女士则以为,购买临期食物不丢面子,应该大力发起。她说,现在超市都有临期食物专柜,国家也出台了反食物糟蹋法,厉行节省、对立糟蹋是每一个人的一起职责。“这些临期食物假如不及时出售出去就会过期,只能处理掉,会构成极大的糟蹋。在我看来,咱们以极低的价格买回质量并不差的产品,既得到了实惠,也呼应了召唤,自身便是一种节省行为。”

杨杰说,从他们后台数据来看,到店里来收购的顾客以年青人为主,25岁至45岁成为主力消费人群。在杨杰看来,年青一代消费集体之所以喜爱临期食物,与消费观念改变有较大的联系。其时,80后、90后等年青一代上有老下有小,面对较大的经济压力,临期食物正好满意了他们对价格、质量的需求,成为他们的新挑选。

记者在接连两日采访中发现,自驾前来收购的顾客中,不乏开着大奔、宝马等豪车的车主。在现场,记者遇到了开着宝马来“淘宝”的刘女士。她说,她是特意从市南开车过来的,“这儿的产品太实惠了,不少产品保质期在半年以上,感觉仍是挺合算的。”当被问及对临期食物的质量是否定心时,刘女士说,“能有什么问题啊,在保质期以内的质量都是能够定心的。我觉得自己买到了廉价的定心食物,又能够为避免糟蹋尽一份力,何乐而不为呢?”

5月12日下午,就在记者采访时,一位家住市南区的市民,开着奔驰越野车到店里购买了一大批产品刚刚脱离。在杨杰的形象中,这位顾客隔一段时刻就会来店里购买一次,每次消费至少上千元。他还称,一些大学教授也成了店里的常客。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前来收购的市民中,还有不少零售商家的身影。5月13日下午,记者看到,两位年青女子推着满满一购物车食物走出店里,正忙着往后备厢里装货。她们称,自己开的是实体店,过来进一些货拿回去卖。

细腻的“白菜价”“骨折价”引来扫货人 临期食品在青岛凭啥这样火的插图

前来进货的赵先生告知记者,他做这一行现已有10多年了,曾经这儿只做批发,现在铺开零售了,作为批发商,他感触到了压力。“我线上线下都做,在网上有自己的店肆。一般每次会过来进一万多元的货品,这次我是来补货的。”赵先生说,做这一行,赚的便是差价,“要做这一行,必定要对商场有个充沛的了解,进货要选对产品,否则卖不出去,可能会砸到自己手里。”

趋势

许多商家争相跑马圈地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咱们这儿的产品,都是从国内外出产厂家拿的一手货源。”在杨杰看来,临期产品之所以遭到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在价格方面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招引了许多顾客不吝驾车跑远路赶来收购。

他向记者举例说,一款还有七个月到期的意大利曲奇饼干,在青岛某高端商场的价格是69元,在该店的价格是15.8元。本年3月19日出产的一款星巴克饮料,价格只需9.9元,“超市里的价格一般为15.8元。”再比方,“咱们店里的一种酸辣粉,店里只卖10元钱一箱,一般商超的零价格格最少在20元以上。并且,许多产品往往是卖完就没有了。”

此外,他还说,尽管是临期产品,这些产质量量与正期产品相同是没有问题的,并且店里也严厉依照国家法令法规要求,供给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假如存在质量问题,会给予价格的十倍至二十倍补偿,最高赔付200元。

杨杰剖析,临期产品商场是一个很大的商场,能够协助商家消化掉库存产品,一起也处理了因处理不妥构成糟蹋的问题,做到了物尽其用。并且对许多商家来说,出产产品过程中自身就有必定的报损,假如临期产品得到了合理的处置,等于是帮商家赚回了真金白银。“据我所知,青岛现在有许多商家,也在急于寻觅处理临期产品的途径,这块商场仍是很大的。”

杨杰还说,现在,临期食物在整个国内商场都是处于火爆的状况,进入这个商场的商家也在增多,本钱也在逐步进步。他说,这段时刻以来,前来店里寻求协作的商家也川流不息。他们的店每个月在整个山东商场的出货量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毫不夸大地说,临期食物几乎是一夜之间在网上走红,这一块的商场太火了,咱们现在也正在忙着准备市北、崂山两家分店,估量最近就能开业。”此外,现在现已有一二十个商家在跟他洽谈,估量未来很快会在一些社区连续开设临期食物超市。

声响

临期食物处理不妥会致糟蹋

临期食物处理不妥,会构成社会资源的严峻糟蹋。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现,全球每年大约有13亿吨食物被糟蹋,构成的直接经济丢失高达9400亿美元。

5月12日,记者在城阳区鑫山路一处物流库房门口看到,10多堆成箱的西班牙原装进口橄榄油摆放在宅院里。记者走上前看到,这种橄榄油每瓶是500毫升或750毫升,每箱有12瓶。记者从箱子里随机拿出一瓶看到,瓶子里空空如也,橄榄油现已不见了。依据瓶身上的标示,这种橄榄油的保质期是两年,出产日期为2018年11月5日。作业人员说,这些橄榄油因过期现已被“处理”了。记者在某电商途径上看到,这款500毫升橄榄油每瓶的价格是108元。记者估量了一下,依照每箱1000元来预算,数百箱橄榄油价值惊人。“这么多橄榄油就这么处理了,真是让人感到疼爱。”一位市民怅惘地说。

杨杰坦言,临期食物假如不及时清仓,就会导致食物过期构成糟蹋,这也是为何间隔保质期越近,价格越低的原因。让他较为不满的是,之前曾有部分批发商成心压价,强逼他们就范。“上一年,有一批进口果汁,由于立刻到期了,咱们给批发商报价15元每箱,但他们只肯出每箱10元的价格。成果由于谈不拢,眼睁睁看着果汁过期,他只好从外面请了两位工人来帮助悉数倒掉了,其时一共是八个托盘,丢失好几万元。”他疼爱地说。

杨杰说,由于临期产品一到期,就成了过期产品,就无法在商场上出售。一般快到期的前一两天,店里都会以赠送等方法将产品送给顾客。下一步,也会活跃对接敬老院等组织,定时赠送部分产品做公益活动。

专家

未来有望构成产业链

青岛农业大学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宝维教授在承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表明,每一种食物在上市之前都会做很多的稳定性试验,只需处于正常保质期内,并且依照要求贮存妥当的话,其维生素和脂肪成分有略微改变,其他养分改变不大,是能够定心食用的。食物冷链运送与出售有利于养分物质保存。他还提示,食物一旦超越了保质期,出于安全健康考虑,主张不要食用。

“做好临期产品的出售作业也是对食物出产者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勤俭节省风气的表现。”青岛市饮食文化研究会会长王锡芬向半岛记者表明,商家经过对临期食物进行独自展现,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可直接带来销量的提高,既减少了食物糟蹋,又减轻了商家的库存压力,能够说是一举多得,值得发起和鼓舞。现在,还有一些商家发现了临期产品中潜藏的巨大商机,开扣头店专门做临期食物生意,这其实是商场规律使然。他以为,跟着反食物糟蹋法的出台施行,爱惜食物、回绝糟蹋成为全社会的一起行动,临期食物也必然会遭到越来越多的顾客喜爱,未来有望构成愈加老练的产业链。

城阳区商场监管局食物安全监管科科长程建勇表明,一般商超都设有临期食物专柜,经过打折让利的方法出售给顾客。他说,临期食物也归于正常产品,顾客在购买时首要要看相关标识是否完全,其非必须细心检查是否处于保质期内。“一旦发现问题食物,顾客可及时向商场监管部门告发,执法人员将依法处置。”

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许光磊律师承受记者采访时提示,在出售临期食物的过程中,商家应细心地做好产品区别标识。在出售前,应向顾客做出夺目提示,让顾客知道自己购买的是临期产品。一起,商家还应该严厉把好质量关,及时做好临期产品更新,避免呈现出售过期食物等行为。一旦呈现违法违规,商家即将承当相应的法令职责。

【来历:半岛都市报】
告发/反应

相关推荐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66666

微信咨询
51今日吃瓜网
返回顶部